老年人才不用“花呗”?
2019-01-29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风生水起,在不少人看来,与互联网有关的一切好像都是优秀的;而与之相对应的,则都是落后的、将要被淘汰的。作为一名拥有近20年网龄的“老年”网友,我自认为一直是冲在互联网最前沿的——最早的个人站长,最早的微博用户,最早的某乎用户(前10000号以内)。可如今,却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其他人眼中的“老年人”了。哎,真是悲伤的故事。。
事情要从两次吃饭说起。第一次是和三两个好友聚餐,吃饭过程中大家就聊到了网购一般用什么支付,我的好友们纷纷表示,平时都是用支付宝的“花呗”,简单省心。到了我,当我说出“我用信用卡”时,众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。嗯,没错,就像是看见了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一样。一位友人甚至调侃道,“没想到老马还活在上个世纪呢”。作为一名互联网上的“老油条”,对各种产品的优缺点清楚地不能再清楚,对这种话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。“因为信用卡更简单实惠啊”,我简单回应道。
第二次是今天,大家在聊支付宝的新年集福活动时,话题又转到了“花呗”上面。一名友人突然提到,“我同学竟然还有人没开通花呗!”众人异口同声道:“天啊。。”。作为一名只开通却从不用的“老年人”,只好默默低下了头。。
第一次有人这么想,我是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的;但是第二次依然如此,就引起我的兴趣来了。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,我向来认为,服务自然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。我曾详细地比较过各种消费贷或类消费贷产品,从花呗、白条到各大行的信用卡产品,要论实用性和经济性,各种互联网消费贷产品基本毫无性价比可言。说到这里,我知道好多网友不服,我高大上的互联网产品岂是尔等落伍产品可以比拟的?
我在这里不妨介绍几个传统信用卡相较于互联网消费贷产品的优势:
第一,支付的通用性更强。一张信用卡可以绑定多个互联网支付工具,支付宝、微信、京东支付、翼支付、龙支付等等等等,一张信用卡搞定。无论商家是支持支付宝还是微信,通通都不怕。如果你使用的是某个特定的互联网消费贷产品,恐怕就不能如此便捷了吧。
第二,账单直观,还款简单。还是基于上面的一张信用卡搞定所有支付工具,我所有的消费都会体现在这张信用卡的账单上面,还款的时候只需要还这一张信用卡就够了。而如果是用互联网产品呢,需要去还众多的欠款。最简单的,你需要同时去还支付宝的“花呗”和京东的“白条”。
第三,羊毛多多。传统银行的信用卡相较互联网消费贷产品而言,可是大方多了。以我使用的中行信用卡为例,经常有积分赠送活动(而且大都是一万积分起赠),再加上各种消费得到的积分,积分速度飕飕的。然后按照大概500分换1块人民币的标准,再把积分换成电话费或者京东钢镚,简直不要太爽。还有各种低价的视频网站会员,羊毛还是蛮多的。另外,通过快捷支付绑定各家互联网公司的支付工具,各家的羊毛一样照薅不误。
第四,分期利息更低。我详细研究过各家互联网产品的分期费率,相较于传统银行的信用卡分期,基本上手续费都要高出不少,尤其是和四大行的信用卡分期相比更是如此(当然,办卡门槛也更高)。从资金来源讲,互联网消费贷产品的资金大多也是来自于与其合作的中小银行,资金成本更高,所以分期手续费贵点再正常不过了。
虽然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产品优点有很多,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研究这些的,因为开头就已经决定一切了——想用花呗、白条,用手机APP点一点就完了;办个信用卡,对职业、收入有要求不说,流程又臭又长,等卡十来天,卡来了还要去银行网点面签,再在大堂等上几个小时,简直不要太麻烦。再想想以后还要被银行们“吸血”、“剥削”,更是气不打一处来,我办你个鬼;而互联网产品呢,你办的时候恨不得跪下来求你。作为消费者大爷,一比便知。所以信用卡产品成为我们这种“老年人”的专属,倒也完全在情理之中。
回归正题,这些年互联网的兴起,着实把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能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享受服务,直接关系到一个产品的成败。以传统银行为代表的“旧势力”,虽然也在奋起直追,但无论是宣传上还是流程上,比起互联网公司还是要逊色不少。就像是这小小的信用卡,明明是个好东西,却成了“老年人”的专属,传统银行们还是需要努把力啊。
老年人才不用“花呗”,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,但背后所反映的认知变化才是最可怕的。互联网产品明明性价比不如传统产品,却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信任;而传统产品,虽然性价比更高,但是人们从认知上就把你否定了,而不在于你是否优秀,性价比是不是高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从认知上否定你,以后就彻底没机会了。
发表回复